10月30日下午,公司联合建邺区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队,成功举办应急救护专项培训。本次培训吸引了公司领导、各部门代表近60人参加,聚焦心肺复苏(CF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及气道梗阻急救三项关键技能,通过系统教学与仿真演练,全面提升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经过严格考核,全体参训员工均顺利通过。
培训伊始,公司安全负责人副总经理龚坚代表公司对建邺区红十字会专业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及由衷感谢。他强调,公司始终将员工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应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他指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不仅是提升个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安全职场环境的重要举措。”
应急救护,人人都是生命守护者
本次培训特邀江苏省消防协会应急救援专家、原江苏蓝天及南京蓝天救援队首任队长徐海担任主讲,课程以“黄金4分钟”救援理念为核心,通过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应急场景的环境评估、救援实操的原理要点以及急救的关键方法。
统计显示,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仍有待提高,让更多民众掌握基础救护技能,能够显著提升突发状况下的生存机会。本次培训正是为了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三项技能,打造完整急救知识链
CFR:抓住黄金救援时间
徐老师强调,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现场干预手段。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救援、正确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00–120次,且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徐老师一边演示一边指出常见错误。
AED:救命神器其实很简单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肺复苏的重要辅助设备。培训中,讲师讲解了AED的“四步操作法”:开机—粘贴电极片—分析心律—电击。“听它说,跟它做”,徐老师强调AED具有语音提示功能,操作者只需遵循设备指示即可。当AED分析心律时,所有人不得接触患者,以免干扰分析结果。
气道梗阻急救:差异化应对不同人群
针对成人、儿童和婴儿的气道梗阻,徐海老师演示了差异化的急救方法。对于意识清楚的成人患者,可采用背部叩击法或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朝向患者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而针对婴幼儿,让幼儿背靠坐在施救者的腿上,用食指和中指快速向后上方挤压患儿的上腹部。
实操演练,从“知道”到“做到”
本次培训采用“讲解—演示—实操—考核”四阶教学模式,在模拟演练环节,参训员工在讲师指导下亲自操作心肺复苏和使用AED。看似简单的心肺复苏,实际操作起来其实仍有一定难度,既要保证力度和频率,还要注意手法正确。但通过反复练习,许多参训学员逐渐掌握了要领。徐老师及其团队对每位学员进行手把手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误区,确保每个人都掌握规范流程。
获得认证,共建安全企业环境
本次培训,参训员工展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在培训过程中认真思考、操作。在最终考核环节中,全部员工均高分通过,获得了由中国红十字总会统一颁发的“CPR+AED救护电子证书”。该证书是员工已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的有效凭证,不仅体现了员工个人的急救能力,也为企业整体安全体系建设增添了专业化保障。
培训结束后进行的回访显示,多数参训学员普遍认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在有效掌握急救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在紧急情况下施以援手的信心。参训员工纷纷表示,希望公司今后能持续组织类似的专业培训。
公司将持续推进并完善安全培训体系,计划将急救技能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定期开展,促使更多员工具备必要的急救能力,共同积极营造“人人会应急,应急为人人”的安全文化环境,助力公司在发展道路上始终行稳致远。
